抗菌药

正确认识药品的不良反应

来源:药学部 发布时间:2011-07-03浏览量:

随着人们文化水品的提高,人们对服用药品的安全性越来越重视,我们在工作中常常会碰到患者和医务人员咨询药品不良反应方面的问题,譬如:“克林霉素注射剂还能用吗?”、“吃了感冒药需要检查肾脏吗?”、“为什么现在这么多药品对人体都有害呢?”.....可见大多数人对药品不良反应开始表现出担忧、不解和害怕。其实这是对药品不良反应的误读,药品存在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中国古话就有:“是药三分毒”的说法,也就是说药品出现不良反应是正常现象”。何谓药品不良反应?药物不良反应是指在正常用法、用量的情况下出现的对人体有害的或意外的反应(不包括用药不当所引起的反应,如错误的用药方法、剂量、以及滥用药物、自杀性用药等)。

1、药品不良反应是药品的固有属性

药物具有两重性——譬如抗癌药,治疗上用其杀死癌细胞,但由于其不能识别癌细胞与正常体细胞,所以会出现细胞毒性等副作用。还有就是药品上市前研究的局限性——譬如临床试验的病例少、研究时间短、试验对象年龄范围窄、用药条件控制较严以及试验设计目的单纯等,还有需要较长时间应用才能发现的迟发不良反应、药物相互作用等均不能在上市前发现。当然研究技术的局限性也会导致一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发现需要时间。例如发现四环素影响骨髓生长用了10年;四咪唑引发迟发性脑炎认识用了20年;非那西丁造成肾损害长达75年时间后才确认。

2、药品不良反应无需惧怕。

<1>、药品不良反应与其治疗作用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比如抗癌药物尽管有脱发、血液学变化、免疫力降低等诸多不良反应,但它可以有效杀死癌细胞,有利于提高癌症患者的生存质量和延长其生命。<2>、药品不良反应因人而异,尽管一些药品说明书或硬盘不良反应信息通报中罗列了许多不良反应,但是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都会小于1%(这是新药上市的门槛)。在你生病需要治疗时,首先还是要考虑影响健康的主要矛盾——疾病,该治疗还得治疗,该用药还得用药。<3>、大多数药品不良反应都是一过性的,可逆的。因为药物进入体内的主要代谢途径为肝和肾,因此肝肾受到威胁的可能性最大,但人体的肝肾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特别是肝细胞的再生能力很强,受损的肝细胞可以在短期内得到替换,因此短期内使用对肝肾有一定影响的药品,造成的损害一般都是可逆的,在停药后即可恢复。<4>、合理配伍用药能减轻药品不良反应。某些药物单独使用不良反应大,可以用另外一种药来消除其不良反应。如抗结核药异烟肼长期大量服用可引起末梢神经炎,同时服用维生素B6 ,则可以防止发生这种不良反应。

3、减少药品不良反应。

做好个人药历,详细记录个人治病时用药不良反应史,特别是过敏性反应史对有过敏倾向和特异质的患者十分重要;2、特殊人群(老人、儿童、孕妇、哺乳期妇女等)用药用药必须在医生或临床药师指导下用药,不要盲目自购药品治疗。老年人病多,用药品种也较多,需要医药专业人员用药指导;儿童,尤其新生儿,对药物的反应不同于成人,其剂量应按体重或体表面积计算,用药期间必须加强观察;孕妇用药应特别慎重,尤其是妊娠头三个月应避免或尽量少用药物,因为用药不当可能致畸。许多药物都可经乳汁进入婴儿体内而引起不良反应,故对哺乳妇女用药应慎重选择。(3)特殊病理患者(肝肾功能不好的、糖尿病、心脏病、高血压等患者、)用药,必须要听从医药专业人员指导。(4)尽量避免一次同时服几种药:因为药物有时会互相作用,降低疗效,甚至加重病情,危及生命。据统计,同时吃2~5种药物会有4%的病人产生药物不良反应,而同时吃6种以上药物,会有10%病人产生不良反应。(5)应用非处方药时,必须认真阅读药品说明书,慎重用药,注意观察。应用对器官功能有损害的药物时,须注意用药前后做必要的功能检查,如使用氟康唑、利福平等需检查肝功能检查。(7)掌握正确用药方法。做到明确诊断,对症用药,按时、按量用药,按疗程用药,(8)用药过程中,注意发现药物不良反应的早期症状,有不良反应发生,应及时停药和去医院处理,防止不良反应情况恶化。

最后,药品不良反应是药物治疗时不可回避事实,国家才建立了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制度——收集,监测, 研究和评价来自医疗保健机构、个人和患者关于药品的不良反应信息,并及时予以通报。这样做的好处有:1、有利于提高医务人员和公众对药品不良反应的正确认识,避免其重复发生,促进合理用药;2、可以警告被通报药品的生产企业,加强对其生产药品的追踪监测、改进工艺、提高质量、完善《药品说明书》;3、为药品监管、卫生行政部门的监督管理提供依据。4、减少药害事故发生,提高用药安全性。

作者:任晓东

关闭